大學部招生
-
系所發展、經營及改善
-
依循教育部學程設立之宗旨,係在整合與透過跨領域支援相互合作共開課程,以因應金融科技橫跨不同領域之特性,亦能使不同學系的師生,教學相長,提升整體學校實力。本學程遴選符合課程設計、經審慎挑選具有代表性與專精之學術與實務並重之專兼任師資,以豐沛之資源進行碩士學位學程人才之培養。
-
本學程教育宗旨、目標服膺校、院教育宗旨、目標,依據國家社會經濟金融與科技發展趨勢、金融科技政策施政方向、產業人力需求等原則謀求發展,以培育優質具有創新與專業之多工專業金融科技人才,建立金融科技學術領先地位為具體目標。
-
本學程參酌國內外相關科技資訊、徵詢校內外專業意見,考量核心能力的價值性、合理性及其與教育目標的關聯性,訂定各班制畢業生須具備之核心能力,設定學生畢業時各項核心能力達成之檢核標準。透過核心能力、預期學習成果與檢核方式三個層面,交叉檢視核心能力對學生未來畢業後工作或升學上的重要性、以及核心能力可達成與可評量的合宜性。
-
本學程針對大學部規劃了不同面向之職涯學習地圖,建置於全校課程地圖網頁平台供學生查詢,以協助學生掌握各職涯發展方向的課程學習進路。
-
本學程積極促進產官學界合作平台,有效結合業界力量與資源,提升產學合作案件,並導入企業實務教學活動,共同研發教材、教法,將金融科技課程標準化、數位化,以充實實務型課程之規劃與提升教學成效。
-
本學程透過跨科系、跨領域能量及課程建置,提昇學生對於金融科技於各個領域之運用,並對於地方創生積極認識、關懷與參與,透過學程FinTech學習四大核心:理論(Theory)、基礎(Basis)、訓練(Exercise)、實作(Practice)之教育方式,使學生完成學習並具備FinTech學程之五大主軸(Five Main Scheme)能力:「資訊與基礎能力」(Information & Basic Abilities)、「經濟金融與分析」(Finance &Analysis)「資訊科技與數據」(IT&Data)、「媒體與市場」(Media & Market)、「法律與監理」(Law & Supervision)。
-
本學程針對利害關係人之回饋意見,具有嚴謹的追蹤機制。在核心能力之設計、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及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等面向上,實際落實相關檢討修正機制,致力朝向提高教學品質的優質系所而努力,各班制學生對於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亦有高認知度和高認同度。
-
本學程在行政管理機制運作與定期自我評量與改善上,除經由本校自辦品保機制辦理內部自我評鑑及正式系所評鑑之外,並運用相關行政機制平時與學術及實務專家保持密切聯繫與聆聽意見,以及雙師教學及邀請演講之機會當面舉行師生座談與交流,廣納來自產業界與學術界人士的意見,作為修正以及提昇教育品質的重要參考。自成立以來每學期以滾動式修正積極推動課程革新,使學生在學習上更加貼近實務,務必將理論與實務相結合。
-
-
教師與教學
-
金管會提出金融科技白皮書,規劃以2020年為期,提出「創新數位科技,打造智慧金融」之願景,推動資通訊業與金融業跨業合作,達成充分運用資通訊科技,打造智慧金融機構,創新數位便民服務,強化虛擬風險控管的發展藍圖。其11項施政目標中,「6.法規調適:建立虛擬法規調適機制,打造友善的法規環境。」、「7.風險管理:落實雙翼監理,建立金融資安資訊分享與分析中心。重視金融消費者保護與因應新興之金融風險議題。」、「8.人才培育:透過「金融科技發展基金」推動人才培育計畫,推動金融機構人才轉型,金融科技人才培訓,以及產學合作人才養成。」、「創新創業:短期提供金融科技新創事業的創新基金與輔導資源,中長期規劃建立與全球接軌之金融科技創新育成中心。」均融入學士學位學程及碩士學程課程設計及五大內涵主軸。
-
本學程專兼任師資結構健全,近年來聘任3位教師專案教師,強化團隊功能,有利於系務推展。專任(案)教師開授課程皆符合其學術及實務與跨領域專長,教師個人專長亦能高度結合研究領域、未來論文指導與相關計畫案之執行,在教學與研究上相輔相成且有明確定位。
-
本學程延攬產官學界專家擔任業師,整合理論與實務,推動以金融科技需求為導向之產學合作平台,培育學用合一之優質金融科技人才。
-
本學程教師運用多元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材、推行使用數位平台Moodle系統、雲端教室等環境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
教師整體表現與系所發展、學生學習具有高度連結,以「多工專才」為主軸策略規劃方針,針對學生進行跨領域學習與實作操練、並與金融機構與新創科技事業合作教育金融科技人才,並深耕在地社會服務,體現教學與實務之結合。
-
-
學生與學習
-
校、院、系(學程)各級學習輔導與生活輔導機制完善,學生滿意度高。
-
學習預警制度、課後輔導、主任與個任課導師課後針對每位學生主動或被動提出個別學習約談與建議,針對不同學習內涵提出有效改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
本院軟硬體資源共享,學生可在電腦教室中獲得完整實務運作訓練,亦有多元機會參加各類社會服務與學程舉辦之金融科技實務演講,提升未來進入職場的競爭力。
-
本學程鼓勵學生積極從事國際交流以拓展國際視野,107-108學年度已經有3位學生獲得大陸交換機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暫緩出發交換)。未來依舊持續鼓勵學生在疫情穩定後繼續申請國外交換,增廣見聞,提升職場就業機會。
-
本學程自大二開始會陸續提供學生職能診斷、職涯探索、職能養成及職涯發展四階段完整職涯輔導,並與金融科技相關企業共同合作,推動大四應屆畢業生實習接就業方案,達畢業即就業之無縫接軌目標。
-
本學程自大三下學期開始會鼓勵學生申請五年一貫,作為繼續延續就讀研究所之準備。
-
為因應所面臨的少子化現象,本校積極擬定系所調整策略,而根據全球趨勢與市場需求進行教育內容的改革,以期培育跨領域人才及理論實務結合的人才。透過本學程所規劃的跨學院、跨領域專業結合教育理念,讓學生不僅在專業產生加值化,還能在跨領域學習中,學習第二與第三專長,成為全方位的跨領域專業人才。本學程遵循上述原則,發揮學士學程三大特色:「內外兼具、適才適性」、「精益求精、循環創新」、「綜合領域、創新教育」進行課程規劃,充實理論與實務之結合。而本學程之研讀目標,在於從既有理論與實務反思未來發展之學術演化,對既有理論提出反思與修正,對未來之實務發展提出變革與創新,配合監理措施,提供主管機關訂定適當之金融科技法制建議。
-
-
本學程未來持續進步設定之目標
-
本學程為年輕有超氣的創新跨領域系所,但前述本學程努力辦學之成果,深植學子、家長及高中學校之心,高中輔導室均來電詢問協助,也頻繁依據本校招生中心指令道各校去巡迴講座並進行高中生教育及安撫,目的在於使學子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跨域學習及多工專才絕對是未來研究或工作不可或缺之必備條件,如何跳脫出傳統高中教育之侷限,以及因應108年新課綱之改變,大學端與高中端必須緊密合作始能完成教育使命。本學程依據學院及學校之教育方針努力與各高中端進行聯繫,並且不分學系不分組別地誘發學生就讀與研究意願,啟發其寬廣視野與學習動力。課程設計之理念及相關創新已如前述,相信經過學士至碩士階段之教育洗禮,我們有信心,培育出之學子一定可以成為未來國家可以仰賴之金融科技人才。
-
創新目標
-
將現有程式設計、資訊安全、金融科技與金融科技法制、反洗錢反資恐等專業結合,以金融服務與周邊商品開發與行銷應用面向為主要課程核心,以達到「跨院整合、跨域學習、加深加廣」之目的。
-
-
五年一貫
-
整合校內相關課程、專業師資、設備空間和教學環境,接軌本校「7+1」職場實習計畫和「五年一貫」的研究生培育計畫,積極推動「全球知識在地化、在地知識全球化」的目標。
-
-
三化實做
-
吸引具有「市場化、實務化、專業化」目標、以及「理論實務、實習實作」理念之學子就讀,並透過相互研習,讓學生可以進行反思與再創造,使畢業生未來在職涯發展上更具市場競爭力。
-
-
專業學習
-
傳授學生在數位金融、金融科技的專業領域理論與知識,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
-
-
獨立研究
-
培養學生獨立研究能力,包括問題的探討、方法的提出、專案設計執行、發表與製作創新的金融科技商品或服務,並引導其邁向金融科技智慧財產權市場之研究,以充實我國智慧財產權之內涵。
-
-
思維創新
-
訓練學生發掘問題,推演新的觀念與理論、設計新的應用與配合技術。
-
-
團隊精神
-
訓練學生組專案團隊,瞭解組織力與溝通技巧,發揮團隊力量解決專業領域問題。
-
-
宏觀視野
-
培養學生全球化思維,瞭解全球重要金融科技發展地區之最新技術與發展方向。
-
-
- 鑑定項目:國文(後標)、社會(後標)
- 分發比序項目:
- 在校學業成績全校排名百分比
- 學測國文級分
- 學測社會級分
- 學測國文、社會之級分總和
- 國語文學業成績總平均全校排名百分比
- 公民與社會學業成績總平均全校排名百分比
- 資訊科技成績總亚均全校排名百分比
- 指定繳交資料:
- 特殊選才資格證明資料(以特殊才能報考者須含800字以內特殊才能學習經歷說明)--描述申請者自我特殊才能與本學程教育目標、育才培育及升學就業之關聯。
- 自傳(包括但不限於個人成長歷程、專長特殊表現)--過去至今自我發展與本學程培育發展適性發展之關聯。
- 讀書計畫(包括但不限於申請動機、未來發展方向興本學程之關連)--於本學程就讀之目標、研究與就業規劃。
- 其他特殊成就或表現證明文件--任何可以展現申請者與本學程密合性之證明。
- 面試:
- 審查資料之當面詢問與確認。
- 時事議題之詢問。
- 特殊才能學習歷程之詢問。
- 其他依據申請者之特色詢問。
-
111 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審查資料準備指引
-
重要網站
-
學習歷程
- 學習歷程基本理解
-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學習歷程檔案110學校說明版
- 新課綱下數學相關學習歷程製作概念和指導分析 (嘉義縣政府教育處高中課程督學 紀志聰)
- 學習歷程檔案製作工作坊(親子天下)
- 學習歷程製作:作伙學
- 學習歷程怎麼寫,才會受大學青睞?專家解惑關鍵8問
- 教授怎麼說:學習歷程檔案準備指南大公開
- 求「真」?還是求「好」? 高中教師的認證兩難
- 鄭尹璟老師:2021學習歷程檔案1.0
- 如何製作學習歷程檔案 不藏私實戰攻略來了!
- 高三生於學測後如何強化學習歷程檔案(上)
- 高三生於學測後如何強化學習歷程檔案(下)
- 學習歷程檔案的最後一哩路—學習歷程自述與多元表現綜整心得的撰寫
- 學習歷程自述提醒
- 如何呈現學習軌跡?學習歷程自述及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撰寫建議
- 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五)—六大作品類型的呈現建議(之一)
- 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六)—六大作品類型的呈現建議(之一)
- 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七)—課程學習成果常見QA(之一)
- IG、FB限動裡的你,真的能代表你嗎?我要怎麼做學習歷程檔案?(一)—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
- 看看別人怎麼做
-
學習歷程檔案分享
-
學習歷程檔案手冊
-
學習歷程、學習報告、備審資料之金融科技相關主題與素材
- 審查資料(35%)
評核項目 | 評分參考 | 百分比 |
道德溝通力 | 1.個人成長背景、家庭狀況、家庭教育教導方針、父母期望。2.申請人自我期許及目標,並闡明與本學位學程之目標、教育方針、課程設計及未來就業之連結性。3.中(外)及原住民族或少數民族語文證書、競賽、檢定等舉體事蹟、比賽證明、成績證明。4.對於國內(外)原住民族、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相對弱勢等不利等對象與事務等,展開關懷對話溝通或提出建議與看法。5.其他足以證明申請人具有道德溝通力之佐證資料。 | 30 |
國際知識力 | 1.高中(職)在校成績及等級優異(國文與英文成績給予相對較高之權重)。2.學習計畫、動機、規劃、就業需求與期望(具研究所升學意願者給予相對較高之分數)。3.參與國內外研習之證明。4.對於國內(外)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相對弱勢等不利等對象與事務等,進行學習提出研究成果。5.其他足已證明申請人具有國際知識力之佐證資料。 | 20 |
群體企劃力 | 1.班級活動參與、擔任幹部、運動會、其他團體參與之情形說明。 2.社團、校內(外)組織或團體參與活動、擔任幹部、組織活動等證明。 3.校內(外)擔任課程小老師、教師助理、參與輔導課業之具體事蹟。 4.對於國內(外)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相對弱勢等不利等對象與事務等,進行學習提出研究成果。 5.其他足以證明申請人具有群體企劃力之佐證資料。 | 20 |
科技就職力 | 1.積極參與學業、非學業之相關學習活動具特殊優良表現之事證或具體陳述(如語言、電腦相關學習成果、能力證明或學校學習活動之成果等;具有國際項目給予相對較高之分數)。 2.數位媒體(社群)、電腦設備、平板等科技產品、相關程式(例如文書編輯、簡報使用)之活用與創作產品(例如申請資料簡報)。 3.參加校內(外)與科技、金融科技、就職相關訓練之研習營、體驗營、成長營、課程或其他具有具體參證明之訓練。 4.對於國內(外)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相對弱勢等不利等對象與事務等,共同參與、合作、實習、就業,或提出科技改善等建議。 5.其他足以證明申請人具有科技就職力之佐證資料。 | 20 |
美感體能力 | 1.本學位學程非常歡迎其他具有文化創意、藝能美術、廣告行銷、數位傳播等複合能力之申請人加入,請提出相關具體佐證資料。 2.請申請人提出具有良好運動習慣與體適能之相關比賽、活動或其他具體作證資料。 3.美感力最高5分、體感力最高5分。 | 10 |
- 審查資料準備指引
項目 | 說明 | 準備指引 |
修課紀錄 | 高中(職)在校成績證明 | 1.請提供高中(職) 在校成績單(實驗教育無成績單者則免,但請提供具體課程學習成果、學習歷程自述及多元表現等資料)。 2.本學程屬財經學群,參考部定必修、加深加廣選修、校訂必修、多元選修及綜合型高中之課程等修課紀錄進行綜合評量。 3.本系參考部定必修與加深加廣選修之重點領域: (1)語文領域。 (2)社會領域。 4.學業總成績。 5.本學程課程設計多元,培養與激發學子跨領域學習與創造之能力,若學子在高中端具備跨領域學習之歷程(例如原先選定社會領域科目修習,之後改變興趣轉往自然領域,反之亦然,或是選定其他領域修習),歡迎將改變學習領域之歷程詳述及與我們分享,一起找出適當的學習先後順序與方式。 6.不強調修課學分數,可於學習歷程自述中具體說明選修相關領域科目或課程之動機、理由、修課心得,及前述與金融科技之關聯性。 |
課程學習成果 | 請申請學子就下列課程學習項目或有利審查資料選擇提供,至多3件,本學程據以綜合評量。 1.書面報告。 2.實作作品。 3.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或特殊類型班級之相關課程學習成果。 4.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或特殊類型班級之相關課程學習成果。 | 1.提供之高中課程學習相關表現方式多元,包括「小論文」、「專題研究報告」、「學科作業」、「小論文」、「作品」、「專題」、「讀書心得」、「微電影」、「科學筆記本」、「走讀地圖」等各型式均可。 2.可以選擇與金融科技相關領域修習各項課程之書面報告呈現。 3.可以選擇以高中時修習心得最佳學科之學習動機、過程、成果與反思呈現。 4.著重表現跨領域學習能力課程之學習成果表現(含歷程、反思及成果;.重質不重量)。 5.參考範例說明:例如對於國內(外)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相對弱勢等不利等對象與事務等;或是與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等項目,進行學習提出學習成果。 |
多元表現 | 請申請學子就下列內容或有利審查資料選擇提供,至多10件,本系據以綜合評量。 1.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 2.社團活動經驗。 3.服務學習經驗。 4.特殊優良表現證明。 5.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 1.請以就讀學校學習現場產物、學校活動參與及課程成果為主,若有參加校外或大學端之活動歡迎分享。 2.社團活動經驗:例如擔任社團幹部、舉辦活動等具有佐證之項目。 3.服務學習經驗:在校期間進行之具有佐證資料之服務學習活動,例如可朝向與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三項進行分類與說明。 4.特殊優良表現:具備校內外具有佐證資料之特殊性優良事蹟。例如擔任全校性或全國性獨一無二之職務或獲頒榮譽等。 5.多元表現總整心得:請說明在校多元表現之內涵、具體事蹟、自我成長或反思或啟發,強調與本學程之關聯性。例如以屬於金融科技之電子支付為主軸,從在校三年之多元學習與準備表現,進行相關議題之研究、成長、啟發或反思之敘述與提出佐證,證明與本學程培育人才之關聯性。 |
學習歷程自述 | 本項目包含下列三者: 1.高中學習歷程反思 2.就讀動機 3.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 1.請以適當字數充分說明下列事項: (1)高中學習歷程反思:說明自我人格特質、興趣及最有心得學科之學習動機、過程、成果與反思。 (2)就讀動機:請說明申請動機與金融科技學習之連結。 (3)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請說明與本學程培養人才目標之關聯及學子未來學習與就業生涯展望。 2.參考範例說明:鼓勵學子利用「破壞式創新」之金融科技理念呈現學習歷程。包括但不限於下列二種方式: (1)以選材理念之「跨域」(例如要探討純網銀,可以從經濟金融分析純網銀制度之優劣,跨域選擇法制監理應有之規範修正與調整,或跨域選擇IT&DATA,例如:區塊鏈是不是能夠協助純網銀部分業務功能 發揮)+「項目」(例如選擇普惠金融,亦即可以討論純網銀對於信用小白之幫助)為基礎,將修課紀錄、 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圍繞提出與前述跨域項目之關聯敘述。 (2)學習歷程自述:內容包括:高中學習歷程反思、就讀動機、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並提出連結與說 明高中期間之「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項目,以及產生之反思,對未來之就學動機與對未來 |
其他 (有利學系審查之文件) | 無 | 無 |
項目 | 說明 | 準備指引 |
體驗資歷(體驗學習報告及雙週誌) | 1.體驗資歷(體驗學習報告及雙週誌) 2.就讀動機 3.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 1.體驗資歷(體驗學習報告及雙週誌): (1)教育部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專區之體驗學習報告書(https://reurl.cc/bk4Qzy)格式撰寫。 (2)學程課程設計多元,培養與激發學子跨領域學習與創造之能力,若學子在高中端具備跨領域學習之歷程,歡迎將工作經驗與未來學習領域之選定等內容詳述及與我們分享,一起找出適當的學習先後順序與方式。 (3)報告中自述具體說明申請本學程之動機、理由、及前述項目與金融科技之關聯性。" 2.就讀動機:適當字數充分說明申請動機與金融科技學習之連結。 3.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適當字數充分說明說明與本學程培養人才目標之關聯及學子未來學習與就業生涯展望。 4. 參考範例說明:鼓勵學子利用「破壞式創新」之金融科技理念呈現學習歷程。包括但不限於下列二種方式: (1)以選材理念之「跨域」(例如要探討純網銀,可以從經濟金融分析純網銀制度之優劣,跨域選擇法制監理應有之規範修正與調整,或跨域選擇IT&DATA,例如:區塊鏈是不是能夠協助純網銀部分業務功能 發揮)+「項目」(例如選擇普惠金融,亦即可以討論純網銀對於信用小白之幫助)為基礎,將修課紀錄、 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圍繞提出與前述跨域項目之關聯敘述。 (2)學習歷程自述:內容包括:高中學習歷程反思、就讀動機、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並提出連結與說 明高中期間之「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項目,以及產生之反思,對未來之就學動機與對未來的學習計畫和生涯規劃,展現強烈就讀本學程之學習熱忱。 |
A:依據協助國家建置金融科技人才之經驗,共計有基礎、經濟金融、IT&DATA、市場媒體、法律監理。本學程之重點在於應用,因此五個分類協助學子獲得基礎之金融科技知識,進而依據自己興趣深入學習。
A:本學程從主任及所有師資,均具備多工專才之多重專長,結合理論與實務,培育各位學子使你們擁有跨領域學習及應用之能力,進而能夠適應社會上綜合領域的工作。學習上與各位未來接觸工作上一樣,有許多未知之領域,只要好好跟著老師努力學習,壓力自然一掃而空。
A:基本其他畢業生的工作都能夠勝任,且可以從事與金融科技相關之工作,可以參考學程學習地圖之介紹,亦要養成隨時查閱新創科技事業、金融機構等職缺變化,因應不同之準備。
A:為了建制完整之教學研究環境,本學程已受核准設立「金融科技應用學士學位學程」(台北基河校區),授課時間彈性,方便就業者下班後報考就讀。歡迎各位學子申請五年一貫(大三開放申請),或是大四透過甄試申請與考試兩階段進入就讀,可以許多在職人士一起共同成長。